• 孔子與弟子

孔子與弟子顏回

孔子有壹個弟子叫顏回,很有名的壹個。魯國政府為了解救這些奴隸就出臺壹個優政策,如果人們將魯國籍的奴隸贖回的話,不但可以到政府報銷贖金還可以領賞。

當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魯國人,就是現在的山東人。戰亂紛飛的當時,壹個國家俘虜了別國的士兵就將他們臉上刺字變成奴隸使用,魯國有很多戰俘在別國當奴隸。

但是顏回在齊國贖回了很多奴隸既不去報銷也不去領賞,贏得了人們的稱贊,但是孔子卻很生氣地告訴他,妳這個舉動將魯國的俘虜們害苦了,以後那有人敢贖他們了。

顏回很吃驚,孔子說,妳是富有階層能有大批的錢贖奴隸不要報酬,但是大部分的魯國人沒有這些錢,如果他們以後贖回奴隸後去報銷領賞的時候人們肯定會拿妳作比較會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報銷領賞的話經濟上又負擔不起。顏回醒悟後馬上去報銷領賞了。

孔子與弟子冉耕

孔子還有壹個弟子叫冉耕,很出色的壹個。壹次他過河的時候看到壹個少女掉到河裏就冒著生命危險將女孩給救了起來。

後來女孩的父親為了表示對冉耕的感謝就給他送了壹頭牛(就當時而言,這頭牛不亞於現在的奔馳寶馬金貴),冉耕正好也需要壹頭牛,就毫不客氣地收下了。

後來人們都紛紛指責冉耕說他怎麽這麽沒有風度呢,救了人還收人家東西。冉耕很為難很委屈就去問孔子怎麽辦, 孔子對他說,妳收得好,妳要不收的話以後就沒有人冒著危險幫助別人也沒有見義勇為的人了。

總結:善良的念頭和行為,要達到更好的社會效果,才是更重要的。我們獎勵善行,當人人都願意從善如流,社會上惡行自然減少,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就將實現和承獻出愛和關懷的幸福美滿狀態!孔子的大同社會就會被實現

世界大同慈善基金会公众号